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和工作壓力常常讓人感到焦慮和困惑,失眠已經成為了廣泛存在的問題。許多人擔心使用安眠藥可能會導致成癮,因此將其視為最後的手段。但安眠藥真的有那麼糟糕嗎?如果家中有人正在使用安眠藥,應該如何逐漸減少用量?在此,睡眠中心主治醫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見解。
安眠藥成癮問題該如何應對
根據健保署 2020 年的最新統計數據,臺灣人一年內使用安眠藥數量超過一億粒,全球安眠藥的使用排名一直位於前十名之內。其中,最常被使用的安眠藥之一是“佐沛眠”(Zolpidem)。然而,睡眠中心主治醫生陳錫中博士強調:「事實上,現代安眠藥並不容易上癮,我們更擔心患者會產生依賴性。特別是一些藥物在剛開始減量時可能會出現反彈性失眠,如果出現生理依賴,那將更加難以減少用量。」
安眠藥分類及區別:苯二氮平類與非苯二氮平類
安眠藥一般分為兩大類,即含有苯二氮平類藥物和不含苯二氮平類藥物。臺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的藥劑師林婉蓉解釋說:「不含苯二氮平類藥物的作用速度較快,可以幫助快速入睡,而且不容易產生藥物耐受性和成癮性。」
漸減安眠藥:如何找到根本失眠原因並解決
在治療失眠問題時,最重要的是找出失眠的根本原因。陳錫中博士解釋說:「90%的失眠都是次發性失眠,主要由其他疾病引起,包括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。如果這些根本原因可以治癒,失眠情況也會得到改善。」
舉例來說,有些患者可能由於哮喘而使用支氣管擴張劑,導致晚上興奮難以入睡。或者,患者可能因為患有抑鬱症,一旦根本原因被去除,失眠狀況也會得到改善。在減少安眠藥的前提下,必須確保這些根本原因可以得到治療。
此外,大約有10%的失眠患者屬於原發性失眠,這並不是由疾病或外部因素導致的。例如,年輕人可能會因面臨壓力而出現短暫的失眠,開始不睡覺,白天進行補覺,之後白天喝大量咖啡。即使在壓力減輕後,這種不良的睡眠習慣仍然存在。陳錫中博士坦言:「這類患者有更高的機會通過非藥物方式改善失眠問題。」
結論
在現代社會,失眠問題普遍存在,但並不一定需要長期依賴安眠藥。選擇安眠藥治療失眠時,要注意根據醫生的建議,控制用量在最低有效水準,並減少服藥的頻率。同時,重要的是找出失眠的根本原因,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最終,根據個體情況,可以決定是否逐漸減少安眠藥的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