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眠困擾?安眠藥物有哪些選擇?

最近健保署統計顯示,全臺民眾1年光吃安眠藥就高達13億顆,凸顯出臺灣失眠問題的普遍性。失眠者對安眠藥的愛恨交加,既是入眠的救星,又讓人擔心副作用和成癮問題。本文將從安眠藥物的演進史入手,深入瞭解各類安眠藥物的特性和副作用,讓大家釐清疑慮,重新評估安眠藥物的角色。

第一代安眠藥物:巴比妥鹽類

回顧早期,電影、連續劇中常見的吞安眠藥物自殘場景,這些都屬於第一代安眠藥物,即巴比妥鹽類。這類藥物雖能有效鎮靜和助眠,但因對中樞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的抑制,可能引起致命的副作用。長期使用更容易產生耐藥性和成癮性,幸好現代醫學已不再使用這類藥物。

第二代安眠藥物:BZD 類

改良後的第二代安眠藥物是BZD(benzodiazepine)類,包括多種藥物如戀多眠錠、悠樂丁、安定文、樂平片等。這些藥物同樣透過活化抑制性的神經傳導物質 GABA,具有鎮靜、安眠、抗焦慮、抗痙攣和肌肉鬆弛的作用。儘管相較第一代藥物,BZD降低了致死風險,但仍可能導致記憶功能下降和副作用,長期使用則有認知功能受損的風險。

第三代安眠藥物:Z-drug

第三代安眠藥物包括史帝諾斯、宜眠安等,統稱為Z-drug。這些藥物高度選擇性地作用在大腦內的GABA神經元接受器,不影響認知功能和意識。相較前兩代,Z-drug的作用快、半衰期短,且不易產生耐藥性和依賴性,相對安全。然而,部分研究顯示在臺灣使用這類藥物的人中,引起睡眠異常的比例相對較高。

合理使用安眠藥物的建議

治標不治本

安眠藥物只能緩解失眠的症狀,並非根本治療方法。若要解決失眠問題,應尋求專業失眠治療師,詳細描述症狀,並報告服藥後的不適,以便醫生選用合適藥物,減少副作用影響。

長期使用的風險

長期使用安眠藥物,尤其是苯二氮䓬類藥物,可能對認知功能產生不可逆的負面影響。若失眠長期化,推薦配合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,減緩失眠症狀,避免長期用藥的潛在危害。

與醫生溝通

使用安眠藥物期間,定期與醫生溝通十分重要。不要自行停藥,以免出現反彈性失眠和戒斷症狀。若出現異常反應,務必及時與醫生討論停藥或更換藥物的可行性。

瞭解安眠藥物的種類、特性及使用風險,是確保使用安眠藥物安全有效的重要一環。通過專業指導和合理使用,可以更好地緩解失眠問題,減少副作用對生活的干擾。

結論

安眠藥物雖然對改善失眠症狀有所助益,但僅治標不治本。選擇適合的藥物需謹慎,並應與醫師討論,避免副作用和不當使用。若失眠問題長期存在,建議考慮非藥物治療方式,如失眠認知行為治療,以減少藥物的不可逆損害。無論如何,正確瞭解各類安眠藥物的特性,是確保使用安眠藥物安全有效的第一步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